欢迎访问霍林郭勒市人民政府!
登录/注册 用户中心 支持IPV6
当前位置: 首页>霍市新闻>新闻发布会
我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承诺“践诺”主题第一场新闻发布会

发布时间:

2024-11-13 09:00

信息来源:

魅力霍林河

分享到:

发布时间:

2024-11-13 09:00


信息来源:

魅力霍林河



分享到:

11月12日上午,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霍林郭勒市优化营商环境承诺“践诺”主题第一场新闻发布会,市公安局、市人民法院、市人民检察院、市司法局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本单位年初承诺事项完成情况进行公开践诺,并提请全社会广泛监督。

市政府副市长、公安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增喜向社会公开践诺:严厉打击违法犯罪,维护社会秩序稳定。年初以来,破获涉企案件4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,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;全面排查安全隐患,护航企业稳定发展。主动联系走访企业40余家次,排查安全隐患10余处,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、政策引导、内保指导12次,局党委班子成员走访联系重点企业6次,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5个;完善便民利企举措,全面优化服务质量。辖区4个派出所提供“一站式”政务服务,实现“一窗通办”,强化便民功能,简化办事流程,提升服务效能;积极开展“警企开放日”活动,邀请辖区企业代表10余人,精准把脉企业需求,全面提升了企业满意度;多角度宣传防范,营造浓厚社会氛围。全面开展“反诈、防盗、禁毒”等警务宣传活动,线上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及时向群众宣传预警信息、防范常识,线下联合社区工作人员、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,年初以来,开展系列宣传活动60余场次,电诈资金预警劝阻203条,电话预警51502条,挽回群众损失166.52万元,同比上升224.66%,人民群众安全感、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
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李永胜向社会公开践诺:成立执破融合办案团队,截至目前,已向中院报送1个案件进行审查,待审查合格后即可转至破产阶段;加大多元解纷工作力度。截至目前,已开展2次特邀调解员的业务培训,诉前调解案件数1474件、调解成功数846件、诉前调解率57.39%;成立判后答疑工作室,由员额法官轮班答疑,并可申请由法官、分院领导、院长三级答疑,截至目前,已对27件案件进行判后答疑;加大对困难企业申请诉讼费减、缓的支持力度,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。截至目前,涉企缓交诉讼费案件3件;开展企业信用修复“暖企”工作。截至目前,共依法将12家企业列入失信被执行人,其中一家企业因积极履行还款义务,执行法官第一时间进行屏蔽修复,帮助企业恢复信用;开展执行前督促工作,自6月以来,共受理执前督促案件31件,履行9件,到位11.5万元;成立涉企专案团队,涉金融案件专办团队。截至目前,涉企执行团队办理涉企案件267件,执结案件243件,执行到位1.71亿元;涉金融执行团队办理涉金融案件48件,执结案件40件,执行到位876.03万元。

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申彦民向社会公开践诺: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,在案件管理中心开辟涉企案件受理“绿色通道”,快捷高效受理涉企案件2件;全面接收民营企业控告申诉线索,为涉企信访群众提供一对一检察服务6件(次);开展涉企民事诉讼执行案件监督工作,通过运用数字模型及开展案卷评查,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6份,举行公开听证会并组织现场调解,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1件;坚持“请进来+走出去”,开展“检察护企”“检企共建”“检护民生”等专项活动11次,邀请企业参观霍林郭勒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2次,并进行法制体检2次;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,受理涉企犯罪2件3人;携手霍林郭勒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建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,以“家门口”服务精准匹配创新驱动发展;强化食品安全保障工作,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1份,督促其开展过期食品专项治理行动,营造诚信经营、守信践诺的食品经营环境,多点发力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大局贡献检察力量。

市司法局局长范晓丽向社会公开践诺:常态化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作为第一牵头单位,任务共计20项,现已全部完成;健全制度保障体系。将企业信用信息纳入审批流程,创新拓展“信用+审批”守信激励机制,将信用信息报告作为行政审批重要依据。将信用信息深度融入审批流程,促进守信企业的便捷高效审批。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,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%,实现霍林郭勒市败诉率全通辽最低。实现全市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诚信档案电子化,激励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讲诚信;进一步落实备案审查制度,坚持有件必备、有备必审、有错必纠,防止政策文件“带病出台”“带病运行”。开展多层次、多角度规范性文件梳理清理工作,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;规范行政执法行为。落实好《霍林郭勒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》,通过多种手段着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能力素质,规范行政执法行为,有效整治行政执法中的突出问题;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“165”工作方法。通过“165”工作方法,增强了企业法治意识,有效预防职务犯罪,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法治化水平,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
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、主任吴金亮向社会公开践诺:建立完善信用修复协同联动机制,会同市司法局、市场局创新推出“五书同达”工作,在全市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、信用修复告知书、信用修复提醒函、诚信守法建议书、行政执法廉洁承诺书同步送达工作;提升信用信息归集质效,已将“双公示”和五类信息报送工作拓展至“十公示”。截至目前,归集“十公示”信息2843条;深入开展节能降碳管理,严格节能审查源头把关,办结节能审查项目11个。大力推进设备更新改造,三家电解铝企业设备更新节能1.87万吨标准煤;积极推动民航事业发展,今年,新开通我市至北京首都机场航线,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;提高行政事业性收费透明度,及时更新完善16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单,均已在政府网站发布;提升项目审批服务质效,持续推进“两优”工作,优化外部事项14项,简化办事环节18项,精简办事要件13件,压缩时限231个工作日。优化内部事项3项,简化办事程序3项;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,全力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及开复工要素保障工作,2024年我市70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复工,总投资324.82亿元,截至10月份,完成固投67.61亿元,预计全年可完成固投71.2亿元、增速69.5%;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,全力做好2024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、自治区预算内投资、国债项目的储备、申报工作,截至目前,已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项目11个、下达资金2.1051亿元。